一、OCO工艺
OCO 得名于生物处理装置的几何形状,池体呈圆形,里圈、外圈隔墙为圆形, 中圈为半圆形。OCO工艺是一种 A2/O 活性污泥工艺。OCO 污水净化工艺流程由 OCO 曝气池及二沉池组成。曝气池由 3 个相互连接的圆形结构及带有半圆形隔板的结构组成,它分为厌氧区(第 1 区)、缺 氧区(第 2 区)、好氧区( 3 ),每个区中有一个放在水中的搅拌器,使水产生水平流动。在无隔板区 , 可以做到控制水流混合的程度。
1. 工艺原理
如图所示,原污水经与处理系统(格栅、 沉砂除油)等物理处理后首先进入 OCO 生物反应池的厌氧区与回流污泥混合, 由于 1 区是厌 氧区,回流的污泥在此吸附污水中的有机物并进行磷的释放。随后混合液进入 2 区,2 区是缺氧区,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反硝化并进行部分好氧氧化。2 区不是一个闭合区域,其形状像一个开口的C,口内为缺氧区 , 口外为好氧区,开口处即形成一个混合区。在混合区来自耗氧区 3 的污水和来自缺氧区 2 的污水进行混合后重新分配,一部分进入好氧区 3 进行好氧氧化、硝化和磷的吸收后进入后续的沉淀池,另一部分则在回流至缺氧区进行反硝化。混合液在缺氧区 2 和好氧区 3 之间循环一定的时间,流入到沉淀区,澄清液排入处理厂出口,污泥一部分回流 OCO,另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予以处理。
2. OCO工艺优缺点
优点:
(1)圆形池相对于矩形池在土建造价、水下推流的动力方面均具有较好的条件,可节省投资及电耗。
(2)水下微孔曝气使充氧效率高,同时对污泥沉淀有一定上托的作用,节省了推流的动力。
(3)硝化、反硝化区面积可灵活变化,以适应不同进水水质与水量的要求。
(4)内回流不需泵送,节能。
缺点:
(1)处理规模较小,一般10万m3/d以下,OCO池直径最大目前为D=50m。
(2)由于除磷或构造上的原因,泥龄较短,污泥稳定不够。
(3)微孔曝气器易堵塞,给管理、检修带来工作量。
(4)化学除磷须增加设备及装置,使投资及日常运行费用有所增加。
(5)对搅拌器运行、曝气量大小的灵活改变基于进水水质、水量等在线仪表瞬时信号的传递及系统对设备的控制。故对自控系统要求较高。
OCO工艺有其独到的构思和特点,同时也具有15年以上国外成功运行的经验。在国内是否可行还有待实践。但其灵活运行、节约能耗的特点是很值得借鉴的。
二、OOC工艺
OOC工艺是改良的传统活性污泥法,同OCO工艺一样,得名于生物处理装置的几何形状。OOC工艺流程见图。OOC池呈圆形,曝气池分内圈、外圈,内圈是强氧化区,曝气强度大,外圈是好氧、缺氧交替区,曝气强度小且间歇运行,具有脱氮功能,由于是循环流态,不存在混合液内回流问题,故不需设置内回流泵。
1. 国内应用案例
南宁琅东污水处理厂:曝气池内圈为好氧区,安装微孔曝气盘,通过鼓风机提供的压缩空气为曝气池充氧,从而将污水中的的有机污染物等分解;曝气池外圈半圈也微孔曝气盘,加强好氧菌对有机污染物的分解,同时为了提高除磷脱氮的效率,在曝气池外圈还设置了缺氧区;在曝气池的外圈外侧还设计了弧形的脱气渠,出水满足排放标准。
2. OOC工艺优缺点
优点:
适于处理污水污染负荷较低的污水,具有节约能耗,降低运行费用,简化管理,保证稳定运行等优点。
缺点:
对磷和氮的去除效果不理想。